針對美國關稅調漲,對於台灣哪些產業影響最多最大?

· 最新消息,產業訊息
broken image

美國針對中國與其他國家的關稅調升政策,對台灣雖非直接針對對象,但因供應鏈高度連動、出口市場集中等因素,影響層面仍相當顯著。以下是幾個受影響最深的台灣產業

1. 金屬五金製品產業(水五金/水龍頭/衛浴配件)

  • 受衝擊原因:出口比重高、產品原材料與中國供應鏈密切相關。
  • 代表區域:彰化縣鹿港、和美等地為產業聚落。
  • 實際案例:水龍頭廠商已接獲美國客戶暫停訂單,啟動停工與輪休。

2. 工具機與零組件產業

  • 受衝擊原因:出口導向產業,對美銷售占比高,加上部分零件來自中國,面臨雙重壓力。
  • 代表區域:台中、彰化。
  • 關鍵風險:被列入「中國製」認定風險,導致台製產品也被加稅。

3. 電子代工與零組件(如 PCB、連接器、模組)

  • 受衝擊原因:台廠與中國代工/製造密切合作,產品或材料被視為中製,影響出口美國的稅率。
  • 特別注意:即使組裝在台灣,若關鍵零組件來自中國,也可能被美國視為中國產品。

4. 自行車與零配件產業

  • 受衝擊原因:多數品牌(如巨大、美利達)雖生產基地轉向東南亞,但部分高階產品仍來自台灣或中國,受到新關稅政策波及。
  • 風險來源:關稅提高可能降低美國通路商採購意願。

5. 紡織與、鞋業、成衣加工業

  • 受衝擊原因:若出口原料含中製布料,也可能被納入加稅清單。
  • 產業模式:台商多年來深耕東南亞與中國,牽涉供應鏈多元地區。

美國加徵關稅不只是中美問題,而是牽動整個「亞太製造鏈」的調整。台灣企業雖具備韌性與技術優勢,但若出口市場過度依賴美國或供應鏈過度倚賴中國,未來需更積極進行「市場與產地雙轉型」以降低風險。